当企业遭遇互联网名誉侵权时,律师能做什么?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中国引起了一场革命。移动互联网更是将网络服务商、网络用户、经营者前所未有地连接起来。社交网络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引发了大量侵害企业名誉权(商誉)的案件。此类案件有何特点?对企业的影响和伤害有多大?当企业面临互联网舆情伤害、遭遇网络侵权时又当如何应对? 一、互联网侵害企业名誉权案件的特点 1、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杀伤力大 互联网传播具有扩散性和聚焦性双重特性,网上信息可以瞬间传递到整个网络连接的空间,并短时间内将公众注意力在聚焦到某个事件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放大了互联网的上述特性。随着自媒体的崛起,又使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这使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更广、毁伤性更强。 2、确定侵权人难,固定侵权证据难 网络侵害企业名誉案件中,受害企业往往因为找不到侵权人,无法确定侵权人或者未能及时保存侵权行为的证据而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侵害后果严重,损失巨大 网络侵权行为一旦产生,其损害往往比传统侵权严重得多。网络名誉侵权杀伤力非常巨大,诋毁个人,可以使被诋毁者一夜之间陷入身败名裂的恐惧之中;诋毁企业,可以使企业转眼之间陷入经营困境,甚至濒临破产。 一项针对天猫商家的调查显示,近三成受谣言伤害的天猫商家集中在食品生鲜、美妆母婴等行业。有64%的商家曾遭受过谣言中伤,而谣言对其品牌或店铺造成的经济损失,则从几百元到上千万元不等。 有一些企业在上市或者其他关键时刻,遭遇一些贬损或有一定倾向性的言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损失惨重。 4、知名企业更易中招 万达、阿里、滴滴、途牛、摩拜单车、百度、淘宝、天猫等许多知名企业均遭遇过互联网负面舆情困扰,也曾陷入网络侵权纠纷之中。这些纠纷给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困扰。 5、处理周期长、难度大 2016年12月6日,微信公众号“东京新青年”因发布《POLA天猫旗舰店竟不是POLA开的!》一文而被天猫起诉,要求停止侵权。经过漫长的法律流程,直至2017年3月13日,该微信公众号运营者才正式道歉。阿里巴巴法务部的工作人员曾向记者介绍,从被造谣到谣言澄清,一共耗费了98天。 二、互联网侵害企业名誉权案件的相关法律规定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网络侵权离每一家企业并不遥远。除了企业应当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经营行为、遵纪守法、不授人以柄外,更应该懂得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我国《民法通则》第120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法人的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适用前款规定。 于2017年10月1日生效实施的《民法总则》第110条第2款明确规定,法人、非法人组织享有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 《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1款明确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上述规定即是企业保护自身名誉权的基本法律依据。 三、企业遭遇互联网侵害名誉权时的实务指导 1、即时制止负面信息蔓延 建议企业委托有经验的专业律师介入。律师介入处置不仅会考虑如何筹划准备侵权诉讼,而且会考虑如何配合企业法务部门即时制止网络负面信息的蔓延。专业律师一般会从侵权信息源头和首发网站着手,通过采取“有效通知网络平台”、打击“网络水军”攻势、协助企业发声、公开发布律师函、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提起制止侵权行为的诉讼等方式综合运用,果断制止负面信息,打击侵权行为。 2、申请诉前禁令,及时制止侵权行为 根据侵权发生的具体情况,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时,如当散布侵权信息的是企业的竞争对手这一特定主体时,律师可协助企业向法院申请诉前禁令,先行制止侵权行为的继续,有效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3、及时收集、固定侵权证据 与传统名誉侵权不同,网络侵权信息具有易删改和易变的特点,专业律师介入后会及时协助企业以公证方式保全证据,有效固定相关侵权证据,为后续维权作好准备。该证据包括侵权主体、是一般主体还是商业竞争主体;侵权信息发布的背景及目的,是否用于其特定商业目的;侵权内容,包括文章、图片、文字说明、网络评论;以及侵权信息的上传时间、阅读量等要素。 4、向网络服务平台发出有效的书面通知 根据互联网侵权的隐蔽性特点,受害企业往往难于第一时间发现侵害人,对于匿名侵权,专业律师的做法是通过向网络服务平台发出有效书面通知的方式,要求其披露涉嫌侵权的网络用户名称、联系方式等。否则网络服务平台将承担损失扩大部分的赔偿责任。 5、收集、固定受到损失的证据 这部分证据的收集和固定是难点。出于对企业商业机密的保护,可以采集间接证据予以证明,如委托第三方调查公司出具的市场影响咨询报告等。在损失确实难以量化的情况下,可申请法院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酌情确定,但这一前提是充分证明侵权行为的影响范围、恶劣程度,以获得靠近法律规定的上限赔偿标准。 扬远律师团队,专注于互联网背景下商事领域侵权行为防范及法律解决,为公司、企业处理网络舆情危机识别、危机研判、危机应对提供全方位法务指导与实战操作。 |
联系方式: 电话:021-68823283 68823286 手机:18516773845 邮箱:office@yangyuanlaw.com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商城路738号(胜康廖氏大厦)20楼2001-2002室(地铁九号线商城路2号口出,直行150米) |